毛主席晚年几乎不再参加别人的追悼会,突然参加陈毅元帅的追悼会更是耐人寻味。这次追悼会上,毛主席说了一句可以说对陈毅一生最中肯的评价——陈毅是个好同志。
“高饶事件”爆发以后,毛泽东找到陈毅才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:“现在看来,黄花塘这件事,饶漱石是捣鬼,不仅是给你捣鬼,也是给我捣鬼,很多问题现在才是总暴露,所以,日久见人心是对的。你受了委屈,可是,在党内谁都要受些委屈,不受委屈或者受不了委屈,那是不可能革命到底的。
求盟会网页登录陈毅不是毛泽东的嫡系,而在历史上多次反对过毛泽东,特别是闽西苏区肃反等问题和毛泽东几乎吵翻。陈毅还曾经取代毛泽东担任过四军前委书记。所以,毛泽东对于陈毅是既使用,又批评,而饶漱石是深知底里的,所以,他才敢于大胆的公开批判陈毅而毫无顾忌。
对于新四军,开始,毛泽东就是有意树立陈毅、谭震林的威望来消弱项英的权力,此后,对于战争的通盘考虑,毛泽东和陈毅对于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不谋而合,毛泽东更加赞同陈毅单独出来开辟新天地。此后,刘少奇主持中原局,做出华中集合的论点,得到毛泽东和陈毅的一致赞同,所以,中央决定新四军组成江南总指挥部,由陈毅代理总指挥(总指挥是叶挺)而项英安排去延安开七大的筹备会议,此事因皖南事变而流产。巧合的是,几年以后,陈毅也是单身一人去了延安。
1945年,陈毅回到新四军军部,但已经不是江苏的新四军,而是正在筹建的华东野战军军部(山东)。随后,陈毅多次受到饶漱石的打击和排挤,知道高饶事件爆发以后,毛泽东找到陈毅才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:“现在看来,黄花塘这件事,饶漱石是捣鬼,不仅是给你捣鬼,也是给我捣鬼,很多问题现在才是总暴露,所以,日久见人心是对的。你受了委屈,可是,在党内谁都要受些委屈,不受委屈或者受不了委屈,那是不可能革命到底的。”比较一下1944年5月,毛泽东和陈毅就黄花塘事件的谈话:“你来了很好,旧事不要提了,他也是(指饶漱石)也是少奇推荐的,少奇说他组织思想强,当年,朱毛陈在一口锅里吃过饭,这是历史,谁也否认不了的,新四军还是由你和少奇主持。”同月,中央发给新四军的指示称:“军事上仍然由陈毅同志负责,但陈在延安,可由饶、张、赖负总责,大事汇报中央及少奇,特告”。
高饶事件发生以后,尽管很多问题都做了揭发和重新的处理、结论,唯独黄花塘事件没有结论,还是维持原判。多年以后,作为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说:“黄花塘事件是饶漱石利用毛 和中央的信任,欺骗了刘少奇同志,有预谋的整陈毅同志,是新四军史上的冤假错案”。”
1999年,中央军委按照中央的指示重修军史,“黄花塘事件”被笼统的定义为一场阴谋,一场饶漱石发动的阴谋,口径按照小平的指示。
大将张云逸晚年的两大憾事其中就有黄花塘事件,他说:“现在说不得,以后要看看再说”。
“癌王”胰腺癌,很多人误以为是胃病!出现4个异常,及时就医
2年前,小王的父亲死于胰腺癌。当时,医生告诉小王胰腺癌有遗传风险,提醒小王进行筛查,同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。小王却不以为然,认为自己还年轻,身体好得很。小王平时喜欢熬夜,熬夜的时候经常吃宵夜,点的还都是烧烤、煎炸类食物,平时也很少吃蔬菜和水果。没想到,前段时间,小王出现了明显的上腹疼痛和不适的症状,...
《二十四史·三国志》贾诩传(1)#历史故事
贾诩,字文和,出生于武威郡姑臧县。年轻时,他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才华,只是在汉阳时被阎忠称赞为有张良、陈平之才。后来,贾诩被举荐为孝廉,担任郎官。在任职期间,他因病辞官,前往汧县。途中,他遇到了反叛的氐人,同行的几十人都被抓住了。贾诩谎称自己是段公的外孙,氐人不敢加害于他,反而与他立下盟约,并将他送...